第(1/3)页 李斯是一个很强的角色。 开局忠诚度就非常高,能参与刑部的法律条文修订,提高大秦的安全度。 但在这个基础上,有一个小小的问题。 就是他到了后期很有可能会昏头,帮助国内的判臣篡权。 秦权将其看作一把双刃剑。 “说吧。” 摆了摆手,秦权想听听李斯会说什么。 “陛下,城外已经围了上百个商队了,堵塞交通,且难以管理。” “这个朕知道,不尊崇我大秦度量衡者,没必要让他们进来。” “可是陛下,城内还有很多物资都需要让他们来及时补充。” 李斯言辞恳切,可以看的出来,他是对大秦的国民担忧。 “你是什么意思?” 秦权眯起眼睛,看着李斯。 “陛下,臣认为应收回成命,不易造成诸多事端。” 李有年见到李斯铺垫的差不多了,便直接走出。 “什么叫诸多事端?” “尽快将这些货物送进皇城才是要紧事,至于您所说的度量衡的推广,可以徐徐图之,不用着急这一时半刻。” 李有年的想法很好听。 说出来后,就是一副大义凛然的神色。 实际上这个徐徐图之,说好听点是缓慢推进。 说难听些,不就是将问题搁置吗? 秦权不喜欢这样做。 遇到问题,他习惯于直接处理。 “李有年,若是依你之言,不如给朕说个时间,让朕看看你的暂缓之策,什么时候能有效果?” 秦权一眼就看破了他的想法,此言一出,直接将李有年呛的半天说不出话来。 李有年涨红了脸,半天后强硬的道: “度量衡从古至今流传下来,至今依旧有很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的度量衡,此乃古制,不可更改!” 远处的蒙毅,此时也走出开口。 “陛下,度量衡牵扯到整个大秦诸多地区,若是直接一刀切的改革,必定会引起生民动荡!” 看到有人支持自己,李有年顿时有了几分胆量。 从袖口中拿出了十几封奏折,他走上前将其交给魏忠贤。 “陛下,这是我们六部官员的联名上书,还请您查阅。” 六部之中,都有他们李家的人。 甚至连北部的蒙家都站出来支持,这场度量衡的改革,估计会比想象中难度更高几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