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柳文和看见自己的几位学生的奏折也在其中,皱起眉毛,脸上浮现出无奈之色。 很明显,关乎到利益后,就算是有着师生情谊也不管用了。 他们背着柳文和,强行在后面将奏折写了出来。 柳文和和秦权对视一眼,秦权轻轻摆手,示意他不用自责。 “陛下所图,乃是千秋万代之利,若因遵循古制或害怕麻烦便不改,我们这些臣子究竟是在辅佐陛下,还是为陛下添乱?” 这番话已经说的比较难听了。 柳文和向来以宽厚的待人闻名。 今天好不容易说了重话,可惜效果却并不好。 “辅佐陛下又不是只能从度量衡这里来做事情!” “就是啊,度量衡一换,我们家乡那边就很难交易了!” “李大人说得对,换度量衡有违礼法,千万不能换!” 众人根本不在意社稷,话里话外都是利益。 见状,王昭君轻叹一声,站起身道: “陛下改良度量衡,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,诸位为何如此执拗?” 王昭君只是想帮助秦权说句话。 但她一开口,众人本身就对这个女人有着很大的怨气。 所有的火力, 自然而然的就聚集了过来。 礼部尚书李有年冷哼一声道: “敢问娘娘,您是什么身份?” 一介后宫,还敢妄意朝政。 这种事情在平日里面都是不被允许的,自古以来都没有过。 王昭君的脸色难堪,只能坐到了后面,不再言语。 可秦权见到王昭君受到呵斥,立刻心下不悦。 清了清嗓子,秦权沉声道: “从来如此,一直遵循古制,便是对的吗?” 说完,秦权将面前的几个卷宗直接扔下大殿。 咚! 书卷和地面接触,直接展开。 上面详细的写着各种条目,以及各地度量衡标准下的货物交割。 秦权的语气中已经带着极为深沉的愤怒! “多年来不同的度量衡,让大秦多给多少银子?让地方少交多少货?” “如此繁多的账目,你们不算,全都轮到国库和户部来日夜赶工!” “到现在为止,竟然还有人好意思说古制?” “谁能站在这,拍着胸脯跟朕保证,遵循古制便一定是好的?出来,让朕看看!” 第(2/3)页